
CONDUCTOR
樂團指揮 符秦僥
符秦僥,1974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。國中時,由吳進寶老師啟蒙學習打擊及上低音號,並於山葉音樂學校修讀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樂理課程,17歲時完成第一部根據青海民謠改編的管樂作品「花兒與少年」。
於吉隆坡修讀資訊工程時,加入馬來西亞八打靈青少年管弦樂團擔任法國號演奏。同時期,也參與策劃青少年藝術工作坊(YCA)為馬來西亞全國中學學生領袖舉辦的"藝術行政管理營"並擔任營隊講師。1993至1995年間,曾擔任馬來西亞培華獨立中學管樂團指揮。1996年至1999年就讀於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期間,隨阮一凡老師及王戰老師學習小號,並由王戰老師指導學習指揮。
一直以來,透過自我學習持續編曲,目前已經累積超過四十部管弦樂佳作之管樂團改編版本,包括P. I. Tchaikovsky「Finale from Symphony no. 5」、G. Mahler「Finale from Symphony no. 1-Titan」、G. Gershwin「Piano Concerto」等,並由天使之翼交響管樂團、高雄市管樂團、雅頌合奏團、旭曲交響管樂團、彰化青年管樂團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管樂團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樂團及國立嘉義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等發表演出,皆受好評。
目前擔任金頌銅管樂團、雅頌合奏團、國立政治大學管樂團、國立中興大學管樂團及多所國中小管樂團指揮,並不定期受邀擔任國內各級管樂團客席指揮。
由其與一群愛好銅管音樂朋友於2007年共同發起成立的金頌銅管樂團,近年來演出邀約不斷,合作過的國內外獨奏家更是不計其數,其中包括了:斯德哥爾摩皇家歌劇院小號首席肯特.勇森(Kent Jonsson)、英國柯里銅管樂團(Cory Band)短號首席湯姆.哈欽森(Tom Hutchinson)、世界頂尖次中音號首席歐文.法爾(Owen Farr)、英國黑堤銅管樂團(Black Dyke Band)短號首席理察.馬謝爾(Richard Marshall)、國家交響樂團前小號首席葉樹涵、國家交響樂團長號首席李昆穎、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小號首席侯傳安、長榮交響樂團低音長號馬萬銓等,讓更多朋友接觸台灣較少接觸到的英式銅管樂團演出。
